Monday, September 29, 2008

不死老兵的最后一役?

“九命猫”叶炳汉重战江湖。
一如所料,他又再打副总会长。
有人说,阿炳哥想搭翁诗杰的顺风车,只是开车的老翁口口声声说, 沒替人预留VIP座位,所以想便搭车还不容易。
车上就只有4个副总的位子,如今己“西毒东邪,南帝北丐中神通”,各有独步江湖的高手占据一方, 有些原本还想一展身手的人看看苗头不对,也打退堂鼓退而求其次。
阿炳哥为何还要偏向虎山行? 叶炳汉从1975年开始政途就平步青云,马青中委、马华中委、马青雪州分团团长、马华雪州副主席、马青 总团长,更在1990至1999年期间连任3届马华副总会长,加上多届州议员、州行政议员及国会议员的官职。
许多马华党员一辈子也沒坐过的椅子,他都做过了。
但是,过去3年,他却是三振出局,输了区会主席、输了副总会长竞选,大选也遭除名。
如今,他己65岁了,面对丕变的局势,換做是其他肉胎凡身的人,早就心灰意冷,退隐江湖了。再不然, 旁人看他也会劝一句:“够了,何苦再打?”
不过,叶柄汉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当然他不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战神再世,他也是不是一般的政治人物, 他有点像一位演员,花了几十年的岁月在政治舞台上,他也曾想过当“视帝”,只可惜戏路有限,时不予他。
如今,他已是老戏骨,“视帝”或“主角”己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还有自己出场的机会,有自己 真正想演的戏,重新燃起內心深处对这门艺术的热情……所以他不可能再演小角色,他要演回自己最擅 长的,最能发挥及表现的角色。
如果,还能像李司棋这种老戏骨拿下大奨当然最妙!因为这不仅证明了老戏骨的价值,还说明了一件事, 时无英雄,廉颇尚饭,姜还是老的辣!
不过,就像美国名将麦克阿瑟,在1951年被解职后发表题为《老兵不死》的著名演讲:“我即将结束52 年的军旅生涯。我从军是在本世纪开始之前,这是我童年的希望与梦想的实现。自从我在西点军校的教 练场上宣誓以来,这个世界已经过多次变化,而我的希望与梦想早已消逝,但我仍记着当时最流行的一 首军歌歌词,极为自豪地宣示‘老兵永远不死,只会慢慢凋零’,就像这首歌中的老兵,一位想尽一已 之责的老兵,而上帝也赐予光辉使他能看清这一项责任。我现在结束了军旅生涯,而逐渐凋谢”。
叶炳汉就是老兵,如今极可能是政途的最后一役。赢了,他只是延续他的不死传奇多一届;输了,他也 像老兵般永远不死,只是会慢慢凋零……

Saturday, September 13, 2008

难眠的一夜

整个晚上,手机一直响。
短讯一直传送进来,在寂静的夜里像是黑暗中的惊雷,
把人吓醒。

记者被捕了,还是ISA?
整夜难眠,这意味着什么?

老婆很担心,被捕的记者是她学妹(学姐?)
我安慰她说,放心吧!不会捉很久的,很快就会放人。

因为,记者不是目标。
这是项庄舞剑。
更是敲山震虎。

整夜,我一直在想。
想起扣留室里冰冷的洋灰地板,
想起气氛肃杀的扣留室里,
是多么难熬的一夜。

当然,最难熬的,还是未卜的明天。

如今,这种感觉,不只是被捕的人有,
而是很多人都有。

未卜的明天。
夜,
岂还能安眠?

Sunday, September 07, 2008

记者,就是劳工

这是黄创夏的文章,读了。。。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一位新聞前輩,約五十歲就在二○○八年初,向他工作二十多年的報社遞出了退休申請,他,要去追求新的媒體天空。

何必如此呢?這位前輩身處大報系中,早已不在負責編輯與採訪的工作,是一個受報社重視,同仁敬重的總主筆層級,每天看書、讀資料,四處喝咖啡尋靈感,每個禮拜,大筆一揮,寫篇數百字的社論,錢多、事少、日子爽,何必要離去?

前輩這樣說,「過去,新聞工作是一個使命志業,是一種知識密集產業;現在,新聞只是一種商品工業,僅僅是一種勞力密集產業!」這位前輩說,他每天進到報社內,只感受到一種沉默、趕工的死氣,和他剛進新聞事業時的那一種活力,有如天差地遠,看了難過,也改變不了什麼,不如歸去!

過了幾個月,這位前輩找我喝點小酒,聊及近況。他到一個頻道放在100台之後的小頻道工作,該頻道人員不多,但個個有活力,反正,收視率不高,也不計較收視率了,大家每天歡笑聚在一塊兒動腦筋,搞創新,快樂過活。這個頻道規模小也有好處,收支要平衡並不難,小國寡民,自在逍遙。

接下來,這位前輩想要試網路,但他感歎生不逢時,打打字也就罷了,年輕時不懂電腦,現在要學,總是吃力,但他也預言,新聞的下一個桃花源‧絕對是網路上,只不過,現在,還沒有人真正找到了方向。

不論如何,前輩很清楚的體驗到:媒體,因科技轉化,不再有那個一篇文章六百萬人讀的美好時光了,一篇文章,能有六千人看到,就不簡單了。資訊已不再是獨佔資源,沒有靠龐大體系才能生產的大眾媒體非存在不可的社會必要性。

勉勉強強想挽留那個已經逝去的時代,過大的規模,欠缺的資源,日益稀少的人力,一個人當五個人,甚至六個人在用,一切,都僅是「生產線」的一環節;新聞,怎麼還能承載知識?記者,又怎不淪為是單純的「勞力密集工人」呢?這樣的真相,記者,難道還能活在幻覺中,自居是知識名流嗎?

繼《中國時報》大裁員後,坊間又盛傳,在半年內,還有某大報系將要裁員近千人‧‧‧謹以此文,分享給那些還在「生產線」徬徨掙扎的舊友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