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02, 2009

改革是一门好生意!


罗兰夫人在临上断头台之前,感叹“自由、自由,几多恶行假汝之名以行!” 同样的一句话,也能改成“民主、民主,几多恶行假汝之名以行”一样也通。 如今,这一句话又能再改了,就是把自由与民主,换上“改革”。 以“改革”为名,不仅可以拉帮结派,还可以打击政敌。只要把政敌打成反自由、 反民主、反改革,鼓吹憎恨的心理,那就可以“任我行”了!
台湾评论人黄创夏有篇文章《改革者的嘴脸》,值得一读。 他说,当代的学者彼得·盖(Peter Gay )、乌尔希利·贝克(Ulrich Beck ) 等人也多次向世人警告:在民主的初始阶段,世界上有太多的例子显示,它并非 以普遍的民主价值为基础;从事民主运动的菁英,更倾向以寻找敌人,散布“憎 恨”做为发展的动力。
在选举与民主化的过程中,当打的是改革的旗号,但实行的却是无限放大“憎恨” ,只会分裂社会,制造更多的憎恨,最终是分崩离析。
通常这种廉价的政治利益不难捞取,就是一个政党发动“憎恨”另一个政党,一 个从政者发动“憎恨”另一个从政者,而且攻讦是无所不用之极,甚至不惜把公 务私事、族群宗教都拉扯进来,表面上打的是改革口号,骨子里捞的是政治利益。
这种借由“憎恨”来打倒政敌(特别是改革者口中的特权)之后,未必会让社会 与政治更清明,特权行径因此变少。
黄创夏就引述一名启蒙时代法国思想家分析,在改革的过程中,那些反对特权的人,可以分为两种心态:
第一种人,他们是真的基于理想和价值的原因,对于特权和不平等深恶痛绝。
第二种人,却是基于羨慕和忌妒与觊觎之心,反特权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甘心自己享受不到。
没有拿到权力之前,这两种人反特权的语言往往一模一样,所以难以分辩。但拿到权力之后,很快的会自动现形。 太多的人喊改革,但有些人权力到手后马上会现山原形,而且还会变本加厉。
所以,当这些“改革者”终于现出真正嘴脸时,投票的人只能怪自己当初瞎了眼,也不能怪人家太会包装打广告。
改革是一门好生意,无怪在朝在野,人人都要喊改革!
PS:这是写在几个星期前的旧文,因为最近听到有人提起他的偶像是切格拉瓦,又谈到了改革,又谈到了跳槽……唉!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毛虫真难看——却是蝴蝶的前身。